吴敏魏利达(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511483)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同人才类型。我国高职教育应该尽快向国际标准靠拢,构建新的教育层次,形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支持的机制,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完善并健康发展。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教育层次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04)从世界各国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来看,高职教育都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导致了一系列更高技能要求的职业岗位。这些职业岗位不仅对劳动者的文化层次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还要求他们具备有更广泛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社会经济对人才规格和类型的新需求极大地促进了先进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培养人才的局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人才匮乏的尴尬局面,这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当滞后有较大的关系,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1、我国高职教育现状与国际标准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分化,必须符合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教育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社会需要为依托,必须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从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是:一方面,两、三年制大专职业教育“大跃进”,全国大部分中职、中专、成人教育院校纷纷升格为办学条件难以达标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办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令人担忧。另一方面,缺少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成了“终结性”教育,使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出现“断层”的现象。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及早采取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根据国际惯例,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专业教育的年限不能少于三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I)把高等教育分成五个层次,把强调基础理论和从事基础研究的普通高等教育列为“5A”,把实践型、技术型和职业专门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列为“5B”。“5B”学制一般为三年,但也可以视专业不同而像“5A”一样达到本科和本科以上层次。这个权威性的分类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归属于同一高等教育范畴。它们只存在类型上的差异,而没有层次上的高低或优劣之分。所以,从理论上来说,高等职业专科以上层次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相当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较高层次。2、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职教育高级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知识和能力。专深知识、深刻见解、周密思维能大大增加成功的机会。而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只能是低级的技能。越要掌握高级技能,就越要以通过较长时间获取的较专、较深的知识为基础。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的确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在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已经被历史与经验所证明。例如,法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经济迅速复苏并飞速发展,需要大批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中级技术人员。学制两年的“高级技术员班”以及稍后的“大学技术学院”应运而生。它们的教学内容具体专一,强调实际操作,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岗位针对性较强,较好地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到了1991年,法国开始设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大学职业学院,学制三年,招收学完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或取得大学技术学院毕业文凭的学生。根据学业情况,分别向学生颁发大学职业学习文凭、大学职业学院学士文凭和大学职业学院硕士文凭。法国大学职业学院发展较快,从1991年开办初的23所到1995年就增加到130多所。它们提供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既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又促进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融合。德国权威的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制定了一个在信息技术领域继续教育的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技术教育的四个层次:技术工人(中等职业教育)、技术专家(职业继续教育)、实施专家(职业继续教育)、战略专家(职业继续教育)。将这一教育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相比较,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等值性:“战略专家”=硕士、“实施专家”=学士、“技术专家”=大专学历、“技术工人”=中职学历。德国的信息与通讯技术行业的初、中、高人才需求层级型金字塔结构已为世界所公认。亚洲“四小龙”之首的弹丸小国新加坡在2000年底宣布举办一所新的本科职业教育大学,专门招收四所理工学院(相当于我国高职教育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为新加坡不断提升的信息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再例如,我国台湾地区在50年代至70年代主要发展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70年代至90年代发展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而从90年代开始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逐层上移,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技术专科、技术本科乃至技术硕士的职业教育系统,较好地满足了台湾发达的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技术精英人才,是我国进入WTO后提升竞争实力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企业核心技术岗位向诸如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提升的角度来看,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难以适应需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必要逐步完善自己的层次结构,为培养出发达的社会经济所需要的技术精英作好准备。目前,我们已有一些教育专家和学者如俞仲文、姜大源、朱利平、杨殿生等在研究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之策。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我国高职教育层次提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还有一些教育机构在探索培养更高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办学途径,例如北京联合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试办四年制职业技术教育,清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进行以攻读“第二学位”为主的职教新模式试点,目标定为培养高素质现代技术与管理人才。3、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层次的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非均衡性经济,它可以凭借某一区域在资源、资金、技术、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地发展相关产业,从而在经济上获得最大利益。为了成为高速发展的经济体系,区域经济内部的文化、科技等要素需要互相协调,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水平。区域经济的科技结构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科技结构层次的提高能促使区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劳动者对教育需求增大。同时,区域经济对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素质要求也有相应要求。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欠发达,社会经济对高层次技术人员的需求不大。而在一些地区,例如北京、大连、上海、珠江三角洲,经济上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高位,或者已经接近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各种资本类型的大中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提高了档次,大部分用人单位对补充到生产、研发一线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本科层次的要求,这样,在这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高层次技术人员短缺的现象。据统计,上海有高级技工证书者仅0.38万人,而市场需求达1.28万人,缺口为70%以上。广东省高级技能人才的供求比是1:9,据预测,到2005年,广东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达502.4万人,目前只有365万人,缺口达130多万。4、结语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明显地体现区域性特点,要紧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遵循市场规律,适时、适量、适度地发展高职教育,及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区域经济的差别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差异性弹性管理,以保证高职教育发展的市场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即我国高职在全国范围内现阶段还是应以二、三年制专科为主,再适当在经济发达的省级中心城市开办本科职业教育,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行四年制本科职业教育;招收有专科职业教育毕业文凭的学生进行二年制的“专升本”职业继续教育;招收有学士学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进行二年制“第二学位”职业技术继续教育。开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机构应当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力量、科研开发能力等方面接受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严格的评估和审查,其毕业生就业率不得低于90%。总之,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一些区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要尽快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大力培养和补充高层次、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和受教育者双方面的需求。参考文献:[1]姜大源.教育层次提升与教育内容扩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自然科学版)(1):9-15[2]高原.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10):17-19[3]杨近.现代化进程中的高职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7):14-17[4]朱利平.高等职业教育的区位指向[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1):45-48[5]申家龙.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层次与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3,(教科版),(19):13-16[6]孙芳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83-87(3):(2004年10月29日广东省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期间交流文稿,林伦伦等主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