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什么是案例研究?
六个话题:
1、什么是案例研究?
2、案例研究的多种不同设计类型
3、案例研究中的研究问题
4、案例研究的操作
5、案例研究需要有信度和效度吗?
6、个案研究的局限
1、什么是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的定义性特征:
1、独特的个体视角:揭示个案的特殊性而非一般性
2、关注情境资料:注重个案的各个维度与其所处环境关联或互动的方式
3、三角互证:整合不同来源信息以深入理解所研究的现象
4、时间要素:考察具有时间历程的事件
5、关注理论:有利于理论生成
5.2 案例研究的多种不同研究方法
按出现时机,选择动机: 分为内源性个案研究和工具性个案研究 前者先于研究之前个案本身的独特有趣,后者在研究问题、研究现象之后才出现一般现象如何在特定个案中存在。
天下乌鸦一般黑,找到一只白乌鸦(内源性)
高校学生辍学,江西(工具性)
按单一个案研究选择动机:能展现独特的或极端的案例;能对已成熟的理论进行批判性检验;以往难接触而具有揭示性;本质上是内源的
多个个案研究选择动机:让研究者有机会产生新理论;本质上是工具的 描述性个案研究:关注与详细描述情境内的现象;不会根据已有的理论构想来探索个案;细节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所研究现象的本质,并能产生新的见解
解释性个案研究:目的是对所关注的事件提出解释;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描述会渗入解释性概念
自然主义个案研究:在自然、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进行;研究者不会预先提出假设,是从资料中生成
实用主义个案研究:带着清晰的研究问题、研究假设来开展案例;资料来源和分析技术的选择受到研究问题的推动;研究过程会检验和修正研究假设
5.3案例研究中的研究问题
1、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不同类型的案例研究的问题性质是不同的,即清晰程度不同
2、是否可以提出清晰的理论假说?
多案例的工具意义的案例研究显然具有相对较明确的研究问题或假说,其他几类则不同
3、案例单位怎样确定?
它是研究对象及其密不可分的生存环境的整体,是研究者可能进入的空间区域,一个案例单位就是一个系统,该系统可以是空间意义上的,也可以理解为由抽象的有关因素组成的系统
4、是单一案例研究还是考虑嵌入单位的案例研究?
平行案例研究设计:两个案例单位之间相互独立,既可以是同质性相互补充,也可以是异质性相互独立。
嵌入式案例研究设计: 在整个主案例中,将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进行专门的深入的
案例剖析,它往往是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子系统,能提供其他部分不能提供的信息,尤其是鲜为人知的复杂关系的信息
5、分析框架是什么? 亦既怎样把数据与理论主张或理论假说相联系:
这是因为它与实证研究一样强调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6、诠释数据的标准是什么?
亦既结论的效度和信度怎样确定。一般采用普遍定性研究的标准。譬如扎根理论的方法,三角互证方法等
5.4 案例研究的操作
资料收集的三条原则:
1、使用多种来源的数据以进行三角互证;
2、建立案列研究的数据库;
3、建立证据链。 所谓“链”,是指使用研究结果的 数据与数据之间、平行案例之间、主案例与嵌入式案列之间的联系没有逻辑上的空缺货矛盾。
1、将研究者的注意力指向研究框架内将要考察的内容。
2、发展理论:检验已有理论或者成为新理论生成的起点。
伦理保证:1、宗旨:防止参与者身份被读者确认。
2、方法一:再开始收集资料之前,研究者应该就记录、文档以及其他材料的使用权限与参与者取得一致意见。 3、方法二:采取一种与参与者更具互动性的研究方式,使他们参与谈论生成的解释的含义和意义。
4、原则:“质性研究者都是私人世界里的客人。他们的举止应该用意善良,原则应该严格要求。
5.5案例研究需要有信度和效度吗?
1、什么是信度和效度:
对该研究的科学性的探讨 即以事实为根据;结论的可修正性;可重复性;可积累性
信度:对个案的描述是否真实可靠?
效度:诠释的结论是否牢固建立在数据资料上
2、案例研究非常强调从个案选取、案例特征、资料获取到推理过程各阶段进行详细交代,其分析资料的方法也非常强调对案例及其环境条件的详细、准确的描述
案例研究主要体现在这个案例研究是否可重复?正确
3、如何提高案例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避免对数据的主观诠释;
始终围绕研究问题;
不能基于一个或几个案例研究的结果做出理论上的归纳;
明确边界
5.6案例研究的局限性
认识论上的问题;伦理上的问题
认识论的困难:
1、三角互证的使用上:
导致研究者忽略情境在意义构造中的作用;
导致研究者所选择的分析方法在认识论上的不兼容。
2、概括性:主要体现在其适于概括的程度上。
伦理困难:
1、研究者需要对研究带给参与者的影响负责
比如带给参与者轻度的愤怒和悔恨感。
2、参加互动性的个案研究可能会引起参与者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会影响研究的效度。
比如在互动性的个案研究中,正是因为参与者需要积极地参与到资料分析中,而商议的过程可能会因带有说教性质导致偏离其目的,以致我们无法分辨参与者对研究者资料解释的支持是真正验证了分析的有效性,还是仅仅是一种默认。
研究强调特殊性,这是跟定量研究最根本的区别。
课后作业:
1【多选题】
按照资料分析方法来分类,案例研究的主要有( )
A. 采用人类学方法的理解性的内在个案研究
B. 综合采用多种方法的案例研究
2【多选题】
以下对案例研究逻辑与实证研究逻辑之间差异表述正确的是( )
A. 案例研究采取的是“不完全归纳法”的演绎推理;实证研究采取的是大样本归纳法的演绎逻辑
B. 案例研究基于典型案例观察出发,实证研究基于大量的观察事实出发
C. 案例研究是对类似或相关现象进行启示,实证研究是对同类现象的解释与预测
D. 案例研究的结论不具普遍意义,实证研究的结论具有较高普遍意义
3【多选题】
案例研究形成理论的方式主要有( A. 概念化
B. 提出主张和命题
4【单选题】
下列对案例研究法表述错误的有( A. 研究问题明确
5【多选题】
案例研究从个案到个案的转换过程(A. 是一种文学的逻辑
)
) )
B. 转化的合理性取决于个案和个案之间的相似性
D. 相似程度越高标明案例研究的结果越可以推广移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