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知库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容忽视

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容忽视

来源:知库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民人 均纯收入的2.81倍,到2000年 上升到3.13倍。这些数据表明: 农民收入增长减慢,而城镇居民 收入稳定增长,两者的收入差距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大。 (2)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 二、三产业比重低。1999年,农民 人均家庭经营纯收人中,二、三 产业纯收入全国为341元,广 东、浙江分别为780元和926 元,分别占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 重为23.5%、34.9%和48.8%, 而广西为305元,占20.1%。表 冒谚 母曷痨 舀晤铲 B《}8岛铅 二、广西城乡居民收入 差距扩大化的原因分析 (一)广西农民收入增长减 缓的主要原因 1、农产品价格持续大幅度 下跌是农民收入增长减慢最直 口 接的原因 口 匕, “六五”至“八五”时期,由于 琪 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 加,从而引起农产品价格大幅度 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这一 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拉动 力。但进入“九五”前期,随着农 产品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宏观经 济发展速度放慢,全社会对农产 品的需求相对减少,农产品价格 出现持续下跌趋势,价格因素不 但不再成为农民增收的拉动力, 反而转变为制约农民增收的因 素。 2、收入来源单一是农民收 一、“九五”时期城镇居 入增长减慢的关键性因素 与全国及经济发达地区相 民与农民收入的整体走向 比,当前广西农民收入来源结构 及实际差距 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两低”“三 根据自治区农调队抽样调 为主”。 查,1995至2000年广西农民人 (1)工资性收人比重偏低。 均纯收入从1446元增加到1865 1999年,全国农民人均工资性收 元,累计增长28.9%,年均增长 人为630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 5.25%。而同期资料显示,2000 28.5%,广东、浙江分别为1104 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元和1738元,占比重分别为 入为5834元,比1995年的4792 30.4%和44.0%,而广西只有 元增长21.8%,年均增长 396元,占比重19.3%。这在一 4.0%。“九五”时期,农民人均纯 定程度上反映广西非农业和城 收入年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人 镇经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辐射 均可支配收入高1.2个百分点, 和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劳动力就 2000年比1995年增速高7.1个 业渠道过窄,劳务经济发展不够 百分点,但在绝对量上,1995年 充分。 明广西农村纯农户多,兼业户和 非农户少,非农化进程较慢。 (3)农民收入仍以家庭经营 为主。199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 收人中来源于家庭经营纯收入 占的比重为65.5%,广东、浙江 分别占61.6%和48.0%,而广 西高达74.3%。表明广西农村就 业的社会化程度较低,多数农民 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仍局限于 家庭经营。 (4)家庭经营收人中以第一 产业为主。1999年,广西农民人 均家庭经营纯收人中第一产业 纯收入占的比重高达79.9%,远 高于全国的76.5%,广东的 65.1%,浙江的51.2%。说明广 西农民收入对传统农业的依赖 程度较高。 (5)第一产业收人中以种植 业为主。1999年,广西农民家庭 经营第一产业纯收人中,种植业 占的比重为71.2%。 3、城镇化进程缓慢是农民 收入增长减慢的深层次原因 从宏观经济结构看,当前广 西最突出的问题是第二产业总 量小、比重低,工业化落后,对其 它产业的带动、辐射能力弱。 2000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中, 一、二、三产业的构成为26.4: 36.4:37.2,其中第二产业的比 重比全国低14.5个百分点。按 国际通行的划分标准判断,目 前全国已进人工业化加速阶 段,而广西大体上处于工业化 l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起步阶段;从城乡人口构成看,广 西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2000年 广西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约为23%,全国约为 35%.广西城镇化进程远远落后 于全国平均水平。 工业化、城镇化落后制约农 民增收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剩 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困难,劳动 力资源利用率低。据广西自治区 统计局和广西自治区农调队调查 资料,至2000年末,广西农村从 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达1556.84 万人,估计剩余劳动力大约有 757万人,剩余率达48.6%。二是 制约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影响 农业户收入的增长。从农产品的 供给角度看,广西目前的城乡人 口结构意味着77%的生产者向 23%的需求者提供农产品。因此, 只有农产品生产者减少而需求者 增多,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才有 广阔的空间,城乡经济才能实现 良性互动,农民收入特别是农业 户的收人才能增加。三是制约农 产品增值能力的提高和农业产业 链条的延长。广西地处偏僻,以出 卖初级农产品为主,运输、储存、 保鲜困难,在农产品工业化落后 的情况下,势必降低农产品生产 的效益,农民增收也必然因农业 产业链条过短而受到制约。 (二)广西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的主要原因 1、职工收入稳步增长 近年来,为了提高城镇居民 生活水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整了国家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标准,提 高了各种补贴标准。同时.大中型 骨干企业实行改制后,调整和优 化经济结构,逐步摆脱困境,生 产、经营有所好转.经济效益回 升,职工工资、补贴、奖金明显增 l8 加。2000年广西国有经济和其他 经济类型单位的职工平均收入分 别为7081元和8458元,比1995 年分别增长22.3%和71.8%。 2、离退休人员收入明显增加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保障 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制定了 离退休人员的调资政策,确保离 退休人员按时领取离退休金,使 离退休人员收入得到了较快的提 高。2000年广西离退休人员平均 收入7148元,比1995年增长 48.5%。 3、个体经营者和个体被雇者 收入增长最快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各级政府出 台了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 各项优惠政策,推动了个体、私营 经济迅速发展,大大地提高了城 镇居民的就业热情,从事个体、私 营(含被雇)人数增多,收入也明 显增加。 4 离退休再就业者和其他就 业者收入日益增加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 政策逐渐完善,同时各级政府加 大解决下岗再就业的工作力度, 使从事其他行业离退休再就业人 员不断增多,收入也相应增加。 2000年广西离退休再就业者和 其他就业者人均收入分别比 1995年增长3倍和49,4%。 5、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和家庭副业生产收入有较大增长 随着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 强,城镇居民通过出租住房和发 展家庭副业等各种渠道增加收 入。2000年广西城镇居民人均财 产性收入比1995年增长 45.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 先,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 构”,城市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 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 其次,由于长期实行严格的户籍 制度,致使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劳 动要素在行业、地区和城乡之间 流动性不强,无法通过职业转换 来缩小收入差距。其三,本世纪九 十年代,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 济转向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成就 了素质较高的城镇居民,他们在 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分割了大 量的社会财富,而素质低下的农 民无所适从,致使本属于自己份 额的社会财富纷纷流失。其四,长 期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健 全,农民从未获得这方面的享受, 也是原因之一。 三、缩小城乡居民收入 差距的对策建议 (一)巩固和加强农业和农村 的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的基础设 施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 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加强农 业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必须建立 以农民和业主投资为主体,社会 融资为补充,政府适当扶持的多 元化农业投入机制;其次,根据调 整农业结构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的新要求做好水土保持,退耕还 林,保护好水源林;再次,高标准、 高质量地加快农村道路、电网、饮 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从 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 居民生活条件。 (二)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 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广西 农业经济发展。一是以“三田”建 设为载体,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特 别是海洋渔业,提高其在农业和 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三是大力开 展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集 产供销及科研、示范、观光多功 能为一体,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棚{州 市 琵业 经济 再 上J瓤 台j日j_i柳 牵 口王敏乔耀聪 罗泽科覃智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十五”期间 菜、反季节蔬菜和无公害蔬菜.使蔬菜生产上档 次,上水平,走出一条质量效益好、生态环境优化 的城郊型农业的路子。当前要重点抓好2万亩常年 无公害蔬菜基地和10万亩特色蔬菜基地建设。糖 蔗以内涵扩大生产为主,重点抓好新台糖I6号, 22号等高产高糖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水果发展要 巩固现有水果生产基地,加强中低产果园改造,发 展名优特色水果品种,如脐橙、大果枇杷、南丰蜜 桔、葡萄、柑等。 畜牧业要大力发展草食型、节糖型畜禽 重点抓 好瘦肉型猪养殖基地与奶源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水 柳州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对加快实现柳州市农业 现代化进程,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十五”期间加快 柳州市农业发展应大力实施六大战略: 一是大力实施结构调整 结构调整是“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 线,也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 务,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更为艰 巨,更为紧迫。在调整好农村一、二、三产业结 构的同时,柳州市要继续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和优化提高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的比重,发展 优质、高效农业,进一步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 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拉动销售,通过销售促进 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 产养殖业的发展.建设高标准的种苗繁育基地。对现 有中低产池塘有计划地实施改造,对境内的江河以 及水库资源作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发展网箱养殖,建 设和培植一批名、特、优、新、稀渔业骨干生产基地。 食品生产,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种植业要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t.扩大和 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效 益的经济林基地。重点抓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和 竹林基地建设。 增加高附加值农作物的生产。粮食生产要重点发 展优质水稻.抓好20万亩优质稻基地建设。逐步 实现优质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蔬菜生产 要按照基地化、专业化思路,大力发展特色蔬 培育和发展观光农业、花草种植等新兴产业。 重点改造和完善洛维、大桥、红星、鹧鸪江园艺 场、北弓、龙怀水库等现有观光农业旅游带(区), 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四是 (四)发展劳务经济是近期促 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一项主要措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开辟 新的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 启动农村消费拉动内需;二是扩 大规模,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城 镇聚集,提高集聚效应,加快非 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结构 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广阔的发展 窄间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 技含量 施。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 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同时,制定 优惠政策,引导城镇经济能人对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 费改革,精简乡镇机构人员,切 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增收减负, 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税费体制, 明确农民向国家的支付义务,农 民除了负担政府规费和使用费 外,不再负担其它任何收费,切 实减轻农民负担。 农业进行综合开发,带动一方农 业经济的发展。 (五)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 和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增 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一是 (作者单位:区统计局记者站) 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农村 l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icool.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