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作业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完善建筑工地班前安全“晨会”制度,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了《建筑工地实施班前安全“晨会”制度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实施范围
全省所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二、参加人员
施工单位分别以各工种作业班组为单元召开班前安全“晨会”,施工单位要安排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施工员)参加各工种作业班组的班前安全“晨会”。
三、“晨会”时间
自施工单位各工种作业人员进场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结束。如因天气、国家法定节假日等原因暂停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在“江苏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填写未开展原因。“晨会”应于每天进入现场开始作业前完成,“晨会”时间原则上为5-10分钟。
四、基本内容
(一)“晨会”点名
各施工单位作业班组到指定地点集合、列队,班组长点名,专人拍照或录视频,参加班前安全“晨会”所有人
员均应在影像资料中体现。项目管理人员应现场监督“晨会”开展,确认作业班组人员出勤情况。
(二)“晨会”检查
1.查安全防护用品:检查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
装,如安全帽、安全带、工作服、工作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检查当天所用的劳动用品、电动工具、临时用电接电线路等情况。
2.查人员身体状态:检查当天拟作业人员的身体和心
理状况,并对身体状况不好的作业人员有相应管理措施。如年纪过大(60岁以上),或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史,或身体状况明显不良的作业人员等,不能从事高空、高温、高湿、隧道、有限密闭空间、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作业,或其他影响身体健康、高危险、高风险的工作等。
(三)工作安排
根据施工项目部布置的工作任务,明确本作业班组当天的工作内容、需完成的工作指标及工作位置,将分工明确到每名作业人员,让作业人员对当天在什么地方干、干什么、如何干、达到何种标准、完成多少工作量、有什么安全风险、做好什么安全防护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四)安全技术交底
1.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应将当天安全施工技术要求向
作业人员详细说明,并告知危险岗位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等。
2.班组长要对本班组当天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安全生产
风险、不安全因素等提出警示,布置预防措施;对作业环境、危险源情况进行交底,并提出明确要求。如高处作业注意如何进行防护、需远离哪些隐患点;木工、钢筋工注意防护何种机械伤害、何处存在坠落伤害;电工需正确使用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鞋,严禁带电作业,随层配电哪些地方存在安全隐患;有限空间作业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如何做好通风工作等。
3.要求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后,检查作业区安全防
护措施落实情况,发现工作点位如有安全隐患,应立即向班组长报告,隐患整改完成后方可开始作业。
4.要求作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不得违章作
业、违反劳动纪律,严禁违规拆除或挪动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安全标志、消防器材及电气(器)设备等。
(五)安全管理交流
1.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班组长应听取作业人员对现
场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作业方式等方面提出的安全问题和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2.总结前一天工作情况,对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隐患
进行点评、分析,表扬、鼓励表现突出的作业人员,倡导全员向其学习;对于发现的“三违”现象进行批评,并将三违行为信息录入“省安管系统”,用于后期建安码数据采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