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班语言常熟好地方(民谣欣赏)教案

来源:知库网
大班语言常熟好地方(民谣欣赏)教案

一、教育目标

1、了解常州市的特色及文化; 2、熟悉常熟市的民谣文化;

3、提高大班学生的听力、口语和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认识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

1、常州市特色文化的介绍; 2、常熟市的民谣文化; 3、学习民谣《花木兰》; 4、表演音乐会。

三、教学过程

1、常州市特色文化的介绍

1)引导学生认识常州市地方文化的特点及特色;

2)讲解常州的历史、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3)让学生看图片、听录音,感受常州市地方文化的魅力。

2、常熟市的民谣文化

1)讲解什么是民谣;

2)介绍常熟市民谣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听常熟市的民谣《龙船夫人》、《梧桐树》等。

3、学习民谣《花木兰》

1)让学生欣赏民谣《花木兰》;

2)教授民谣《花木兰》的歌词,并让学生跟着唱一遍; 3)分为两组,教导学生模仿声音表演。

4、表演音乐会

1)为学生配备乐器,让他们随着歌曲演奏; 2)练习几遍后,进行表演。

四、教学评价

1、听到学生积极的参与,表现出对本地方文化的浓厚兴趣,且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歌曲的演唱和表演;

2、教学过程组织有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3、总的评价是教学效果良好。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常熟市的民谣文化为主题,带领学生了解常熟文化、学习民谣《花木兰》,并通过表演音乐会的方式让学生展示所学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和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对地方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和地域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更加注重让学生深入体验和感受民谣文化的魅力,例如带领学生走进常熟市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听取专业的讲解和解说,亲身了解常熟市民谣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同时,通过参与地方民俗活动、听歌手演唱现场等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受民谣文化带来的视觉与听觉上的震撼。

此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中,应该更加注意学生的学习和听力水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度加大复杂度,增强他们的挑战和创造性思维。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点拨和提示,帮助他们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寻找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六、结语

常熟市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民谣文化丰富多彩的城市。教育也是常熟市的一项重要事业,同时也是常熟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加注重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学生对于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为建设一流城市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