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植保(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识码:C
荷兰农业发达,植保技术先进。荷兰建立了保证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安全的植物保护体系,制定和实施了符合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环境安全要求的农药使用政策,研发和应用了满足田间病虫草害防控需求的先进技术。很多植保工作的思路和做法值得借鉴。
!!!\"荷兰1
的1
植1
物2
保强,常
1
护玲
1
1
虫害的检疫和应急处置、农作物产品的认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等工作由国家植物保护站负责。该站是荷兰农业部直属机构,下设3个地区性分支机构。其主要职责之一是根据欧盟植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逐步制定出适应于本国实际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如通过农产品生产认证等措施,签发欧盟国家认可的“农产品护照”,推动本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针对国际贸易逐年增加的情况,荷兰植物保护站加强了植物检疫工作的管理。全国有
60名专家从事农作物病虫检测。近年在农产品贸易
往来中检出危险性有害生物2000多批次,并对检出有害生物的物品进行彻底处理,有效地保护了本国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生态的安全。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方面,该站加强了对主要作物的重要病虫和新上升病虫的技术研究,常规性病虫主要由一些应用研究所和公司负责技术指导。目前,马铃薯线虫病是荷兰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站设立专门的研究课题组,开展了从线虫的分离、鉴定到大田防治等技术的系统研究。
2
药使用政策
!!!\"姜玉英,冯晓东,赵中华,陈万权,王
100125;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
文章编号:1672-6820(2010)02-0047-02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荷兰的农业生产开始了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者越来越重视农业生产环境安全。为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根据荷兰《植物保护法》,由有关部门组织测试,发放农药使用资质证书,只有持有该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购买农药和施用农药等工作。持证人员须继续参加各类相关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或再次通过测试,才能在5年后再次获得该证书。通过如此严格的管理,保证了使用农药的人员具有完善的安全使用知识和操作技能。目前荷兰约有5万人持有该证书,这对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减少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此外,随着欧盟推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即GAPs(GoodAgriculturalPractices)认证,通过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保障了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GAPs依赖4个原则:经济有效的生产出充足的、安全的和营养的食物;维持和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维持可行的农业企业生产;促进可持续生活或社区建设,满足人们的社会及文化需求。荷兰政府广泛推行GAPs技术措施,如病虫害综合防治(IPM)、综合肥料管理和农业保护等,鼓励农场主减少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以有害生物为害预防、良好卫生规范、可持续发展农业和持续改良农场体系为基础,避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受到外来物质的严重污染和为害。
建立保证贸易和农业生产安全的植物保护体系荷兰植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危险性病
3研发和应用满足田间病虫草害防控需求的先进由于农场面积大,农业生产劳动力少,荷兰的农
技术
田综合管理技术研发向智能化、信息化和机械化方向发展。
制定符合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环境安全要求的农
·47·
2010年第2期CHINAPLANTPROTECTION2010,Vol.30.No.2马铃薯晚疫病是阻碍荷兰马铃薯生产的严重问题,专家们研究开发了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以马铃薯田间品种抗性分布为基础,以晚疫病病菌侵染、扩展和显症等生理特征为依据,以按小时采集的田间温、湿度等气象因素为主要因子,自动分析病情田间发生趋势,并给出不同发病程度下的应对措施,提高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水平,显著减少了因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近年来荷兰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还研究出了除草剂最低使用剂量技术(MinimumLethal
农场的土壤条件、种植作物品种、主要病虫发生情况等因素,及时提供最优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重点提供肥料、农药的施用时间、使用方法等技术方案。农场主(户)可通过电话、传真和网络等方式使用该系统,从而实现了病虫害防治和综合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另外,荷兰的大部分农场还推广应用了精量播种、精准施肥、宽幅农药喷施等大型设备,提高了田间管理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荷兰还是研究和使用智能化植保机械较发达的国家。如针对甜菜地自生马铃薯(前茬作物)的问题,瓦赫宁根大学的专家们正在研发专用除草设备。该设备前端配备摄像头实时采集田间数据,车载电脑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并与预先设定的基础数据进行精细对比,能够以1cm的精确度分辨是甜菜幼苗还是自生马铃薯植株,如果是后者则向施药设备下达指令进行精量施药。目前该设备田间运行速度为
HerbicideDose,MLHD)。该技术是根据田间杂草发
生种类、生长期或重量和除草剂的特性,计算出除草剂使用的最低剂量,并用PPM仪器进行光合测量,可以在视觉能观测到之前非常精确地预测除草剂对杂草的影响,从而可以评估除草效果,并做出下一步控制杂草的相应的对策。这样的MLHD技术既保证除草剂使用最低剂量,避免或减少药害和抗药性,又可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几年中,
1m/s,在沙壤土质上的识别率超过80%。4
加强中荷良好农业操作规范项目合作
荷兰与我国的宁夏、福建就良好农业操作规范项目在马铃薯、茶叶等作物上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MLHD技术减少了30%的除草剂使用量。目前,荷
兰MLHD技术在马铃薯、甜菜、洋葱、玉米和各种蔬菜上得到很好的应用,并取得了可借鉴的经验。目前该技术正在向虫害和病害防治药剂方向扩展,正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农药最低使用剂量技术的研究和实施。
近几年荷兰的农作物病虫害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s,DSS)得到了普遍运用,目前已有7000多个农场在使用。该系统主要根据各
2008年两国农业部达成了“促进良好农业操作规范
和害虫综合防治”项目合作的协议,以期达到提高农产品数量、食品安全,实现符合现代国际标准的可持续农业发展及促进农村发展的目标。尤其是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卫星遥感生物监测技术等方面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
环球迁移性蝗害绿色防控信息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
2009年12月19~20日,公益性行业(农业)科
\"\"\"#北方5省研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对策
研专项迁移性蝗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原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孙其信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迁移性蝗害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开发绿色防蝗技术,有效防治迁移性蝗害,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该项目设8个子课题,全国农技中心承担了蝗区数字化区划和防治新技术示范应用子课题
·48·
\"\"\"#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山东、河北、北京等省(直辖市)相继发生且呈加重趋势。该病很难防治,一旦发生往往造成绝收。1月8~9日,全国农技中心在京召集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5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站的防治技术人员和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开会,交流近年该病的发生与防控工作情况探讨防控对策确定了下一步防控计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