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近日,在局纪委的组织下,我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影片以1927年4月12反革命政变后,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并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查委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展现了党内建立纪检监察机构和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再现了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的复杂历史背景及艰辛历程,充分阐释了始终保持和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大意义,展示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为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英勇果敢的光辉形象。该片既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又是一部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生动教材。
中华大地的血雨腥风已经过去,但始终忘却不了中国共产党在内外夹击中艰难发展,《忠诚与背叛》中一幕幕场景在我的脑海里回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个个身躯在国民党的炮弹枪支口倒下,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也有像范阿根那样,腐化堕落、投敌叛变,为了一己私欲出卖组织加害兄弟以致最后被处罚而死。
影片中有一句话被反复引用,即:‘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一个人,如王荷波,杨匏安那样,在当年清党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抛头颅洒热血的风险,无言无悔的为一个党派的生存和发展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就是信仰,在情势复杂、危险颇多的革命时期,我们的先烈能够保持着这样的信仰,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相信共产主义,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前赴后继。信仰缺失是可怕的。
当前,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肌体受到社会上腐朽思想和消极因素的侵蚀,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
这些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根本对立的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人信仰的缺失。由此可见,信仰的缺失已成为当前我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繁华、浮躁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信息充盈,谣言纷飞,面对物欲横流、两极分化等一系列问题,部分党员都失去信心。做一名共产党员,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就应积极与背信弃义的行为作斗争,让自己成为共产党肌体上一个最鲜活的细胞,让每一个接触你的普通民众都能深刻地感觉到,共产党是先进的、坚强的、纯洁的、值得信赖的政党。我们要拿出一颗恒心,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发扬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发扬压倒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新时代的红岩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思想作风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坚定自己的立场,不为名利所诱惑。树立价值目标,锤炼坚强意志,要忠诚事业,带头践行党章,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干事创业!
要忠诚,不要背叛。七八十载岁月于庸庸世人,生命如此短暂,我们要珍惜每一天为党工作的日子,珍惜每一次为民工作的机会,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敢于坚持原则,抵制诱惑,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为党和XX履职尽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