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二轮复习的思考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一轮复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高中物理的各个知识点及各项基本技能,留给二轮复习的时间已经不多(两个月左右),如何提高二轮复习的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欲提高二轮复习效率,首先得明确二轮复习的目的。我们认为二轮复习的目的主要是查漏补缺,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从而使其解题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在这里,首先要搞清哪些漏洞要补:
一是知识的漏洞:包括一轮复习的盲点、正常的遗忘;
一轮复习由于受所选教材的局限、复习时间的限制、难免出现一些复习的盲点,这在二轮复习中需要老师加以调查研究,从而发现并补上这些盲点;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出现一些知识的遗忘实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缺什么补什么,否则还要二轮复习干什么。
二是知识的综合方面的漏洞,缺少横向联系;
一轮复习是逐章逐节地相对独立地复习各个知识点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各部分知识的横向联系、综合运用上下更多的功夫,这是留给二轮复习的任务,需在二轮复习中加强这方面的讲解与训练。
三是物理思维能力的不足,未能真正掌握物理独特的思维方法; 由于一轮复习更侧重于知识方面的传授与训练,这也是一切物理思维活动的基础,但光有知识而不能灵活地运用是远远不够的,需在二轮复习中加强物理思维能力的指导与训练,说白了就是使学生在拿到问题后,能够自己独立地、迅速地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迅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
四是解题规范漏洞,题目会解却不能得分、得高分;
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独生子女的懒散任性、现代考试模式的先天不足、老师重视程度不够,等等诸如此类的原因,造成了一些学生解题规范方面的严重不足,会解而得不了分数,或者得不了高分的现象普遍存在,二轮复习已经是弥
1
补这一缺陷的最后机会了,不可不重视。
其次是怎样发现漏洞:
这首先要看老师的水平,多年的经验积累,知道学生哪些方面不容易掌握;其次是通过如下途径了解:
一是一轮复习的作业批改记录; 二是历次测验试卷的分析;
三是辅导答疑过程中学生疑难问题的系统记录和整理等等;
这就需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在一轮复习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不能想当然,翻老黄历,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何况这一届一届不断变化的学生。只有经过调查研究,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到学生的漏洞,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浪费学生这最后两个月的极其有限而又极其宝贵的时间。
最后是有技巧地高效地补上漏洞,怎样补呢?
一是有的放矢的精讲:
二轮复习有两个极端都是要避免的,一个极端是不分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这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另一个极端是认为学生都会了,课堂上主要让学生自己做做题目就可以了,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
我们认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还应该是老师,即使是二轮复习,课堂上也应首先保证有足够的讲解,不能以练代讲,学生毕竟是学生,更何况这么多年的教学模式学生已经习惯了,突然改变学生将无所适从;其次是保证讲的都有用,不需要讲的不讲,需要讲的必讲;不能重复一些无用的话,如重复的体系归纳、无序的专题罗列,学生早已掌握的东西,等等。
二是对症下药的精练:
首先是保证足够的训练强度。学生好比是运动员,老师就是教练,教练讲得再好,运动员不练,或者训练强度不够都白搭。训练强度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南京市这两年高考备受社会的非议,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训练强度不如一些县中,当然客观上是我们的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其中一条就是不能像县中那样上晚自修,从而在时间上与效率上保证足够的训练强度。这需要我们开动脑筋,想对策,找到变通的方法。
2
其次是保证足够的训练效度。习题要精选,一轮复习的易错题不妨精选打印出来,让学生再做。订的资料作为补充,即使用了现在资料,老师自己也要先做,精选适合自己学生的符合高考方向的题目,再让学生做。要有训练的针对性,不能让学生做无效的训练:重复的、错误的、非典型的、非重点的题目坚决不做,钢要用在刀刃上。
三是针对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专题:
大洞大专题,成片堵漏;小洞小专题,零星补漏;无洞无专题,不浪费宝贵的时间。二轮复习专题的设计特别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一些特殊能力的训练,如推理、计算、作图、创新能力的训练等等。
接下来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列举一些可能出现的具体的漏洞及其对策如下:
第一、知识及其综合与横向联系方面的漏洞与对策:
现将一轮复习中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与方法列举如下: 1、动态平衡问题;
2、弹簧模型在不同物理情境下的综合应用; 3、各种临界问题; 4、追及相遇问题; 5、刹车及匀减速问题; 6、运动图像问题;
7、连接体问题与系统的牛顿第二定律; 8、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 9、变加速运动问题; 10、天体运动的估算问题; 11、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问题;
12、电场内电荷的受力图景与能量图景;
13、电场、磁场、重力场的复合场中带电体或微粒的运动问题; 14、电路的动态分析;
15、电磁感应与力学、电路的综合问题;
3
16、折射定律的应用; 17、电学实验; 18、游标卡尺的读数
19、三角及极值知识在物理学上的应用
一轮复习侧重于各个知识点的单独讲解与训练,对于各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与综合还缺乏必要的注意,从而导致学生在解决综合运用各部分知识的问题时出现困难,这就需要通过二轮复习加以强化,这也正是二轮复习的长处及主要目的之所在。
第二、物理思维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二轮复习已不是对知识的一般回顾、总结,而是更深入、更细致地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掌握好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针对能力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进一步灵活、综合地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正如《考试说明》中指明的:“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这也是我们二轮复习的努力方向。物理思维能力有五个方面,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这五方面的能力往往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在二轮复习中特别要注意这一点。下面就二轮复习如何弥补学生这些能力上的不足谈一些看法:
一、理解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一轮复习时的历次测验与平时的练习中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选择题或概念性的题目得分率不高,这固然与学生对这类题目的心理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根本的原因还是学生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存在严重不足。
在《考试说明》中对理解能力的考核要求有明确的表述,特别强调要对物理概念、规律具有正确理解,对物理现象有清楚的认识,在解题应用中才能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问题作出明确的判断。要提高理解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物理概念的定义、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现象的特征,物理定律的条件和表述。
2、在正确理解概念、现象、规律的基础上,力求在深广度上进一步明确它的内涵。以便更深入认识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4
由此可见,即使是二轮复习,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而应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选择地深读一些教材或参考书,从而使学生的物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得以自如地运用。
二、推理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所谓推理就是根据一些已知的规律结合具体条件经过推导、论证、综合以表达某种过程的具体规律,或者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给出的物理情境、条件等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要提高这这方面的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认真分析物理情境是进行推理的基础和前提,这主要是通过审题,把握题目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其中包括两大分析: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2、训练思维的严谨是进行正确推理的保证,对有些问题必须周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防止粗枝大叶、丢三落四;3、熟练运用归纳或演绎推理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归纳推理是由个别现象归纳出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演绎推理则相反。它们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具体解题时要灵活应用。
觉得物理难学的同学正是缺乏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做题目凭直觉,凭感觉,随意性很大,以至于做不出物理题,做错物理题。这就需要老师在二轮复习中通过课堂教学,一步步引导学生,纳入正确的物理思维的轨道,从而在短期内实现物理解题能力的飞跃。
三、综合分析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近几年的高考出现了一些信息量很大,情况错综复杂的联系实际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的能力,具有既能把复杂的事物或现象分解成若干部分进行研究,又能把个别事物或现象联系成一个整体来考虑的能力。物理学上的隔离法与整体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分析要有一定的目标,高中物理常需通过分析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找出合理的研究对象;(2)找出解题的直接与隐含的条件;(3)确定解题的方向(如通过能量关系,还是通过牛顿定律、运动学关系等等),说白了就是选什么公式;
二轮复习中应选择一些信息量较大的问题,作为一个专题,有意识地训练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方面的能力。
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5
大部分的物理问题都得运用数学工具才能解决,这也是很多学生能力上的薄弱环节。这种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物理现象与过程出发,经过概括、抽象、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二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如比例关系、函数关系、不等式关系、几何图形、极值求法、数学归纳法等等)正确、迅速地进行有关问题的计算。应通过二轮复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能力的不足及其对策:
实验能力的要求既包括实际的操作技能,又包括思辨性的猜想和假设,符合逻辑的思考和论证,必要的计算、推理和对结论进行恰当的表述。目前高考实验题已从侧重于考查原理、步骤、器材选择、数据处理、正确结论、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定性原因等,逐渐要求会用实验中学过的方法解决立意新颖、灵活的实验问题。这就对我们的实验复习提出了这样一些要求:
1、通过真实的实验,而不是纸上谈兵,使学生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知道在对测量仪器进行读数前,应仔细观察刻度表达的数值和单位,并了解估读的位数。
2、使学生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实验原理,能根据实验原理演绎出相应的实验公式,进一步弄清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使学生具备应用公式法或图像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果的能力。 4、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设计实验的能力。
第三、物理解题规范方面的不足及其对策:
有很多学生在解题规范方面存在着以下一些严重的问题:
1、不肯作图。很多物理题目需要作图,作装置图、作受力图、作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这对正确理解题意,建立物理情境,寻求合适解法很有价值,但实际中有许多学生就是不愿意作图,或者作图马马虎虎,不用工具,随手乱画,这给正确、快速地解题产生严重地负面影响。
2、缺少适当的语言说明。因为各人解题过程不尽相同,语言说明就好比路标,可引导阅卷人准确迅速地找到得分点,从而给出准确的分数。很难想象一个写得没头没脑的解题过程能得高分。
3、不写公式、不代数据、不写单位,等等,扣了分自己还觉得冤枉。 如何在短期内使这些学生克服这些不足,从而使其成绩在短期内有较大提
6
高?我们想不外乎有以下一些方法:
1、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学生之所以不会答题,多数还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答题。我们可将近两年的高考评分标准尽早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体会如何答题才能得分,才能得高分,这比你苦口婆心讲多少遍都管用。
2、将一些典型的计算题做上作业本,老师认真批改,解题不规范的退回重做,还不行的实现面批,直到解决问题为止。
3、根本的问题还是学习态度问题,有一些学生不是做不好,而是不愿意做好,懒得做好,长期积累,形成了一个坏的习惯,很难改。非得下大力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方可改之。
总之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小洞不补,必成大洞,教学无小事,事事关乎学生的未来。
以上是我们对二轮复习的一些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指点。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