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叶树忠

来源:知库网
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叶树忠

发表时间:2019-05-07T10:45:26.30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作者: 叶树忠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的空间越来越少,大量的人口流动使得城市不得不建立高层建筑来缓解空间上存在的压力和问题

叶树忠

杭州林升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的空间越来越少,大量的人口流动使得城市不得不建立高层建筑来缓解空间上存在的压力和问题。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深基坑施工技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起到了对上部结构进行承载的作用。但是不同地区的地下条件也不同,在深基坑施工过程当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难度都很大。采用支护的方法对深基坑施工进行更加安全的保障,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同时也会提高深基坑整体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1 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施工设计与实际受力情况存在偏差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分析,并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支护技术的效果不能够有效的发挥。其中,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实际受力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对深基坑支护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有多种:首先,因为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对于支护区域的地质环境没有深入了解,导致地质环境受到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其次,在进行支护技术的设计过程中,因为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实际的受拉情况,从而造成一些支护结构在计算受力时发生错误,从而使其与实际数值出现差异,影响了整个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效果,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施工埋下了不安全的隐患。

1.2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深基坑支护问题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开挖阶段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不可避免的情况发生,从而对深基坑施工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在进行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时,由于开挖造成基坑周围土壤松动,容易导致其坍塌,而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的认识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使得整个基坑开挖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一些严重后果,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受到阻碍;其次,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基坑顶部的堆载过重,造成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持失效,导致基坑发生坍塌事故,这种问题在现行的深基坑支护施工项目中经常发生,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场地十分狭窄,很多的施工材料由于没有场地进行堆放,工人们随意的将其堆放在深基坑的施工区域周边,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基坑支护安全防御,容易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最后,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基坑施工时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降幅度较大,从而导致基坑支护作用失效,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对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进行监测,从而为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埋下隐患。 1.3 有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资金投入不够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目前对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给许多工程项目的开展带来不好的影响,不仅造成严重的成本浪费,还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相关的支护技术管理不够重视,对施工方案随意的进行改动,严重的影响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此外,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非常少,也使得一些先进的基坑支护技术得不到很好的应用,严重的阻碍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2 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2.1 支护方案的选用

从技术层面出发,支护类型的选择在保证边坡的稳定的同时也得满足其对变形量把控的要求,以保证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等的安全。一般当地质条件较好,对周边环境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柔性支护,如锚喷支护、土钉墙等。这种类型造价成本较低,工期较短,但如临近市政道路,地下管网较多,往往锚杆不易施工;如果周边环境要求较高时,则应采用较钢性的支护方案,以减少水平位移,如排桩或地下连续墙等。这种方案造价较高,工期长。排桩可以结合工程桩一同施工,有利于施工组织,缩短工期。地下连续墙止水效果好,刚度大,适合地质条件差和复杂,基坑深度大且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的基坑,是最强的支护形式。同样,对于支撑的形式,当地质条件较差时,锚杆不宜对土体再进行扰动,只能采用内支撑的形式;当地质条件特别差,有多层地下室时,可采用地下连续墙加逆作法这种支护方案。这种方案一般将地下连续墙兼做地下室外墙使用,地下室结构体系代替支撑体系,受力更为合理且可缩短总工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2 基坑降水技术管控

基坑降水的方案有很多种,比如明沟加集水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深井井点降水等,其中数前两种降水方案使用较多。实践中对于那些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区域,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地下水有较为丰富的来源,比如雨水、上层滞水或潜水,同时还包括渗漏水。在支护施工时应当先对周围的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并且结合本地地质条件以及水文资料等,制定科学合理的降水方案。在降低地下水位过程中,应当避免选择连续抽水模式,严格控制出水的含砂土量,以防止地下砂土流失掏空,导致地面沉降、基坑管涌流砂。应布设水位监测井和沉降位移观测点,随时掌握水位及周边建筑物动态变化情况。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基坑开挖前坑外四周应设置截水沟,以排除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基坑及冲刷坡面,截水沟与放坡坡顶之间应做好硬化处理。 2.3 土方开挖技术管控

在土方开挖施工作业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基坑开挖前应先摸清场地是否有燃气管、电力管道等基础设施及地下设施。特别是基坑边坡往往挨着城市道路,管线较多,一定得事先摸清管道标高及走向,指定开挖方案,确保管道安全不被破坏;出土坡道的设置应合理,严禁绕着边坡顶行走土方车辆及挖掘机,坡道设置应经过保证边坡支护体系受力均匀,避免失稳增加安全隐患;

合理把控土方开挖量,若土方开挖量相对较大,则会对周围的环境条件造成影响,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若能遇到软土地基,则不能过深开挖,若挖土操作过程中进度相对较快、高差过大,则会对基坑土体自身的抗剪强度产生较为严重影响,土体原平衡遭到破坏,情况较为严重还可能会引发坍塌等安全事故;爆破作业应严控炸药量,设置减震缓冲沟以保证岩面完整。土石方应自上而下分层逐级开挖。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遇下雨应采用塑料布等材料覆盖坡面,防止雨水冲刷。 2.4 基坑监测管控

基坑监测在深基坑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中,应当加强基坑施工阶段的变形、被保护对象和周边环境测量,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反映各数据的变化,从而实现信息化管理之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监测数据信息应当作为基坑安全以及周围环境适合与否的参考依据;同时,还要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将获得的监测数据与预警值对比分析。若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或深层水平位移等某一数值超过设计限值,则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支护结构进一步变形破坏,对周边道路、建筑物造成损害。 3 结束语

总之,在经常使用的一些深基坑支护技术当中,不同的施工技术所要注意的内容和问题也各不相同。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深基坑支护技术,都要对其特点进行更好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符合实际建筑需求,提高效率的同时增加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在实际的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应用过程当中,也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施工作业,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深基坑支护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令明.浅议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7(11). [2]顾勤.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J].城乡建设,2017(15).

[3]陈朝阳.刍议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7(31):142-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