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期中联考
高三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2014年11月6日 试卷满分:11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其中1—7为单选,8—11为多选,选对不选全2分,选错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有关规律
B.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 C.库仑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一样都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
2.汽车正在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以
2
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 = - 6m/s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 )
A.8.33m B.3m C.3.33m D.7m
3.如图所示,作用于坐标原点O的三个力平衡,已知三个力均位于xOy平面内,其中力F1
的大小不变,方向沿y轴负方向;力F2的大小未知,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关于力F3的判断正确的是: A.力F3只能在第二象限.
B.力F3与F2夹角越小,则F2与F3的合力越小. C.力F3的最小值为F1cosθ. D力F3可能在第三象限的任意区域.
4.雨伞边缘到伞柄距离为r,边缘高出地面为h,当雨伞以角速度ω绕伞柄水平匀速转动时,雨滴从伞边缘水平甩出,则雨滴落到地面上的地点到伞柄的水平距离 ( )
22h2h2h22h1 C. r1 D.r1 A.r B. rgg2gg5.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 的
双星系统,它们都围绕月地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 )
A 1:6400 B 1:80 C 80:1 D 6400:1 6.在卫星轨道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轨道,一类是与赤道共面的赤道轨
道,另一类是与赤道平面垂直并通过地球两极的极地轨道,还有与赤道平面成某一角度的其它轨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不可能处在极地轨道,极地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不可能与
同步卫星的周期相同
B.同步卫星不可能处在极地轨道,极地轨道上卫星的周期可能与同 步卫星的周期相同
C.同步卫星可能处在其它轨道,其它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不可能与 同步卫星的周期相同
D.同步卫星可能处在其它轨道,其它轨道上卫星的周期可能与同步卫星的周期相同
第 1 页 共 6 页
7.如图所示为处于静电场中某空腔导体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A、B、C为电场中的三个点,O为空腔导体内的一点,已知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是个等势体,规定无穷远处的电势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的电势为零
B.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C.导体表面的电场线与导体表面不垂直
D.将正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
8.斜面体上开有凹槽,槽内紧挨放置六个半径均为r的相同刚性小球,各球编号如图。斜面与水平轨道OA平滑连接,OA长度为6r。现将六个小球由静止同时释放,小球离开A点后均做平抛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则在各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1的机械能守恒 B.球6在OA段机械能增大 C.球6的水平射程最大 D..有三个球落地点位置相同 9. 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A、B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最终都停在木块中,这一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现知道子弹A射入深度dA大于子弹B射入的深度dB,则可判断( )
A.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间tA>tB B.子弹入射时的初动能EkA>EkB C.子弹入射时的初速度vA<vB D.子弹质量mA<mB 10.如图所示A、B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通过闭合的开关S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中央各有一个小孔a和b,在a孔正上方某处一带电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该质点到达b孔时速度恰为零,然后返回。现要使带电质点能穿出b孔,可行的方法是( )
A.保持S闭合,将A板适当上移
B. 保持S闭合,在两板左边之间插入电介质 C. 先断开S,再将A板适当下移
D. 先断开S ,在两板左边之间插入电介质
11.如图所示,粗糙绝缘的水平面附近存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电场,其中某一区域的电场线与x轴平行,在x轴上的电势φ与坐标x的关系用图中曲线表示,图中斜线为该曲线过点(0.15,3)的切线.现有一质量为0.20kg,电荷量为+2.0×10-8 C的滑块P(可视作质点),从x=0.10m处由静止释放,其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
A. x=0.15m处的场强大小为2.0×l0 N/C B. 滑块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 滑块运动的最大速度为0.1m/s D. 滑块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Ⅱ卷(共66分)
二.实验题(本题15分,其中12题6分;13题9分)
第 2 页 共 6 页
12.如图所示是通过重物自由下落的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实验装置看,该实验可用4-6伏的直流电源 B.用等式
12mvmgh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要求所选择的纸带第一、二两点间距2
应接近2毫米
C.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D.测纸带上某点的速度时,可先测出该点到起点间的时间间隔,利用公式vgt计算
13.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光滑斜面上 匀加速下滑的运动规律。先从斜面高处静止释放小车,随后才开启位移传感器(一种测量物体离开传感器距离的工具,以开启瞬间记为t = 0)测量小车与传感器间距S与时间t的关系。但是由于操作失误,本应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S-t图象被改为St图象,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根据此图象。
tS /m·s-1 t1.8 1.7 1.6 1.5 1.4 1.3 1.2 0 0.1 0.2 0.3 0.4 0.5 0.6 t/s 第13题 图b
计算机 小车
位移传感器
(1)t=0.4s末,物体与传感器间距S = 。 (2)传感器开启瞬间物体运动的速度v0 = 。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51分, 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4.(9分)卡车以v0 =10m/s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立即刹
车,使卡车做匀减速直线前进直至停止。停止等待6s时,交通灯变为绿灯,司机立即使卡车做匀加速运动。已知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来的速度所用时间t = 12s,匀减速的加速度是匀加速的2倍,反应时间不计。求: (1)卡车匀减速所用时间t1;
(2)从卡车开始刹车到刚恢复到原来速度的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s. 15.(14分)如图所示一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用一根细绳一端固定在
0点,另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在最低点给小球某一速度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和最高点绳的拉力差为F,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
16.(12分)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物块放在一质量为M=4kg的足够长的木板右端,物
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μ=0.2、木板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物块用劲度系数k=25N/m的弹簧拴住,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与木板不粘连).开始时整个装置静止,弹簧处于原
第 3 页 共 6 页
长状态.现对木板施以F=12N的水平向右恒力,(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滑动摩擦力,g=10m/s)。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Ep2
12kx、式中x为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求: 2 (1)开始施力的瞬间物块与木板的加速度各多大 (2)物块达到的最大速度 17.(16分)相距很近的平行板电容器,在两板中心各开有一个小孔,如图甲所示,靠近A板的小孔处有一电子枪,能够持续均匀地发射出电子,电子的初速度为0,质量为m,
2mv0电量为-e ,在AB 两板之间加上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其中0< k <1,U0;
6e紧靠B 板的偏转电场电压也等于U0 ,板长为L,两板间距为d,距偏转极板右端
L处2垂直放置很大的荧光屏PQ。不计电子的重力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电子在电容器中的运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1)试求在0—kT 与kT-T 时间内射出B 板电子的速度各多大?(结果用U0 、e、m
表示)
(2)在0—T 时间内,荧光屏上有两个位置会发光,试求这两个发光点之间的距离。(结
果用L、d 表示,)
(3)撤去偏转电场及荧光屏,当k 取恰当的数值时,使在0—T 时间内通过了电容器B 板的所有电子,能在某一时刻形成均匀分布的一段电子束,求k 值。
第 4 页 共 6 页
2014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期中联考
高三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4分) 题号 答案 1 B 2 B 3 C 4 D 5 C 6 B 7 B 8 B D 9 B D 10 11 C D A C D 二.实验题(15分) 12:BC (6分)
13:S = 0.66m 3分 。(0.65-0.67均可)
2
2)v0 = 1.3m/s 3分 。3) 1.8m/s 3分。 14(9分)(1)设匀加速的末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1,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
v0a1t1①(1分)
v0a2(t6t1) ②(1分)
又a12a2 ③(1分)
由式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t1=2s ④(1分)
12a1t1 ⑤(2分) 21 匀加速的距离 s2a2(t6t1)2 ⑥(2分)
2S =s1+s2 = 30m ⑦(1分)
(2)匀减速的距离 s115(14分)设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经为r,在最高点与最低点时时速度分别为v1\\v2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12m12m2mg2r (2分) 22设小球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与最低点时绳上张力分别为T1 T2 由牛顿二定律有:
m12T1mgr2m2 ( 2分) Tmg2r
( 2分)
依题意有: F = T1 – T2 ( 2分) 联立方程可得: F = 6mg (2分) 星球表面处有: GmMmg (2分) R2FR2可得; M (2分)
6mG16.(12分)(1)刚施力时弹簧不发生形变,设M、m相对静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m)a0 得ao=2.4m/s2
此时m受合外力 F合=ma0=2.4N>mg2N (2分) 所以物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有: μmg=ma 解得 a= μg = 0.2×10=2m/s2 (2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的加速度 FmgMam
第 5 页 共 6 页
解得am=2.5 m/s(2分)
(2)物块达到最大速度时合力为零,即 kx=μmg 解得: x=0.08m (2分)
这一过程根据功能关系有: mgx2
1212kxmm (3分) 22解得: m0.4 m/s (1分)
17.(16分)解析:(1)电子经过电容器内的电场后,速度要发生变化,设在0-kT时间内,穿出B板后速度为1,kT-T 时间内射出B 板电子的速度2 据动能定理有:eU01111222m12m0 eU0m2m0(各1分 ) 22222m04eU08eU0将U0代入上式 得 1 v2 ( 2分 ) 6emm(2)在0-kT时间内射出B 板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电子的运动时间 t1L1 L212eU0L2侧移量y1at1 得 y1 ( 1分 ) 28d22md1L2打在荧光屏上的坐标为Y 则 y2y1 ( 1分 ) 4d/1/1L2同理可得在kT-T时间内设穿出B板后电子侧移量, y2 ( 1分 ) 16dL2 打在荧光屏上的坐标 y2y2 ( 1分 ) 8d/2L2 故两个发光点之间的距离 yyy ( 2分 ) 8d/1/2(3)要求在某一时刻形成均匀分布的一段电子束,前后两段电子束的长度必须相等(且刚好重叠) 第一束长度 l11kT ( 2分 ) 第二束长度 l22(TkT) ( 2分 ) l1l2 ( 1分 ) 解得 k221220.59 ( 1分 )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