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土地收储融资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土地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土地收储是政府对土地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土地科学发展的制度。土地收储给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因其不成熟还存在部分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本文探究了城市土地收储政策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土地收储;可持续发展
1896年,土地收储政策首现荷兰,1996年上海土地发展中心的建立标志着土地收储政策开始落户中国。时至今日,已在全国得到全方位的推广,对城市优化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然而,由于历史短暂,不可避免的存在制度不成熟性和局限性,甚至存在社会隐患,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面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优化政策,多方面下手,全面改进,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一、土地收储中存在的问题
1、收储资金来源较少
土地收储工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现今我国土地储备融资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自有的资金。土地收储自有资金量总体偏小,基本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
(2)由财政部门从土地收益基金中划拨出安排用于土地储备的资金。
(3)向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目前,这是我国土地收储筹集资金的最主要的方法,但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实施贷款较为困难。
2.筹资风险较高
土地的收储过程就是钱与土地的交易过程,土地收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城市的财政收入,但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在初期却不得不面临一个资金无法筹备的问题,当政府资金无法筹备或者资金筹备不足时,就无法圆满完成土地收储工作,也就无法对城市土地进行宏观调控与优化配置,这就意味着土地收储工作的目的无法达成。而资金的筹备,则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巨额贷款又带来高风险,处理不好就容易适得其反,损失巨大。
3.补偿标准不一
土地收储工作推迟,无法顺利进行,大都因为补偿标准不同所导致,同时还会带来社会负面影响。上访事件屡有发生,其中多因土地补偿不和人意所致。补偿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土地原使用者的切身利益,现在全国补偿标准不一,补偿方式也较单一,只设立3到5个补偿点,导致土地使用者感到不满,拒绝合作,土地收储工作遇到阻碍,无法定期完成土地的转让再开发,延误城市建设。
二、土地收储中的应对措施
1.健全法律法规
良好的法律环境是促进土地收储工作又快又好进行的保证,这就要求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增加具体实施细则,形成一个完善的土地收储实行办法体系,处处有法可依,才能工
作事半功倍。切实从法律方面入手,完善补偿标准,从长远眼光补偿被征地者,实行完全补偿方式,增加补偿的范围,增加补偿项目,切实让人民生活不因征地而产生过大的改变。此外,还要完善土地分配制度,最大化的实现土地征收优化配置的目的,防止土地的二次浪费。同时,健全的法律还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从根本上将法律贯彻下去。
2.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
资金筹备压力大,是因为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风险大。因此,可以建立多渠道共同融资,同担风险,如在银行建立土地基金,将土地回收再转让的资金当作土地基金,逐步丰富土地基金,成为土地收储支出的主要依靠;还可以发放土地债券,土地债券对社会的发放,可以有力的给经济带来生机,增加了市民存款,社会保险的投放渠道,还有利于丰富我国的债券形式;还可采用资金信托方式,资金信托方式适合中长期贷款,对土地储备资金筹备较银行贷款,无论安全性还是合理性都比较突出。
3.完善标准的补偿机制
完善补偿机制,就要建立一套系统灵活的补偿政策,成立专家小组对被占财产进行研究分析,给出统一补偿标准,从土地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出发,提高补偿金额。另外应扩大补偿范围和方式,如采取多种补偿方式并存,不单单是现金,还包括债券等,既解决了补偿问题还解决了筹资问题,这种补偿模式值得学习。
4.强化政府对土地的一级垄断
明确政府的职能,实现“一口进,一口出”的一级垄断。通过土地收储,对所有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土地的实属权归政府,且交易也由政府组织实施,强化政府对土地的控制
和优化,真正实现土地的一级市场垄断。对不同土地不同对待,一部分实物储备,一部分授权土地储备中心转让,对暂时不能回收的做好信息记录,禁止私自转让,所有土地要符合政府的统一规划,提高利用率,在政府的有效规划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效益。
三、对于解决当前土地收储融资问题的对策
1、加大对土地收储资金的投入,拓宽其融资渠道
我国土地收储的自有资金量偏小,筹集资金的渠道较少,总是过分依赖银行贷款,但向银行贷款非常困难,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对土地收储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因此,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对土地收储资金的投入,拓宽其融资渠道。这种做法可以使土地收储资金的筹集工作变得简单,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国家投入资金还远远不够,还要不断地拓宽其融资渠道。然而要怎样拓宽融资渠道呢?这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开拓视野,不断创新,采取一些新的形式,对此我有以下几条建议:
(1) 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抵押贷款的业务。
(2) 政府通过发放债券鼓励百姓对其购买,从而获得融资。
(3) 由政府出面,采用市场运作模式,向社会筹集收储资金。
这样做不仅可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还可以惠及百姓,促进经济发展,当然融资方式并非这些,政府还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面向全国广范征求建议。
2、减少政府行政干涉,按市场规律运作
在我国,国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国家规定土地收储由地方政府垄断经营,但这并不意味国家对其进行行政参与,这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土地收储工作同样是一种经营活动,政府不应该对其具体的经营和收购进行干涉,否则,将会影响其运行效果。
3、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的分配和使用,重视融资平台
在我国有关土地收储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关于这一点,希望政府能够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的分配和使用。国家应该严格规范土地的征用和出让,要科学、有计划的来利用土地。
结语:现今我国土地收储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融资资金来源渠道少,融资风险大;银行贷款期限短,而土地收储工作周期长;干扰银行政策的因素多,导致银行利率波动大,为投资带来了许多风险;银行贷款难,贷款对象要求严格等等。这个问题并非没有解决的方法,国家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科学的土地收储计划,加大对土地收储资金的投入,拓宽其融资渠道,减少政府行政干涉,让其按市场规律运作,规范土地的分配和使用[5]。当然还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在土地收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于本人对土地收储的了解比较浅显,文章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的。
参考文献:
[1]雷 炜:土地储备运作机制与对策研究-以金华市本级为例[J].管理学报,2008,(05).
[2]杨松柏:从法律视角谈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必要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2).
[3]安 其: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