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句表达规范练(个体稳态类)
1. 完成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
(1)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是因为_______,同时由于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2)当天气变得寒冷时,机体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答案 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3)瘦素是动物成熟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与肥胖密切相关。其部分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为促进,“-”表示抑制),临床上发现多数肥胖症患者体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瘦素增多,却不能阻止肥胖的发生,从激素作用的机理角度分析,你觉得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靶细胞上的瘦素受体数量减少
(4)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和体液联系,为了证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激素的方式是体液调节而不是神经调节,可利用小白鼠做实验,实验组所做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小白鼠血液中促激素的含量,发现其含量没有减少。
答案 切断下丘脑和垂体间的神经联系(或切除下丘脑,再注射适量下丘脑提取物)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便扭转乾坤。
一个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腌三次。(阿.托尔斯泰)
(5)下图中“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研究表明,快乐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长期精神忧郁则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②为验证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将同种性别和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用X溶液配制的糖皮质激素,B组注射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_________,结果为_____________,由此证明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 ①长期精神忧郁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②等量的X溶液 两组大鼠血液中CRH和ACTH含量 A组血液中CRH和ACTH含量比B组的低
(6)如图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示意图:
某同学想探究胰液的分泌主要是受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其主要思路是阻断实验小鼠的神经1,与相同且正常小鼠对照,观察胰液分泌量的变化,该思路是否合理?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
答案 不合理 剔除了咀嚼食物神经,但胃与神经中枢(神经2、神经3)、神经中枢与胰腺(神经4)间神经调节还存在,不能完全排除神经调节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便扭转乾坤。
一个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腌三次。(阿.托尔斯泰)
(7)已知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作用,而药物M(只能用于注射)对甲状腺激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药物M的作用,利用大小和生理状态相同的蝌蚪进行相关实验,记录结果如图所示。若甲组为空白对照组,则乙组和丙组的处理情况为________。
答案 乙组和丙组先注射等量甲状腺激素(或喂养等量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适宜时间后丙组再注射适量的药物M
2.完成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
(1)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识别T细胞并侵染进入细胞内,科学家正研究将病毒引诱到导致其死亡的“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他们用CD4受体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引诱HIV识别并侵染,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请简要说明其机理:___________。
答案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等结构,病毒无法在其中增殖
(2)研究发现,小白鼠的T细胞活性下降,机体产生抗体的量会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T细胞活性下降,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抗体的生成量减少
(3)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埃博拉病毒为RNA病毒,易发生基因突变;体内的埃博拉病毒抗体(或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便扭转乾坤。
一个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腌三次。(阿.托尔斯泰)
(4)有人认为免疫力低下是患癌的原因之一,请从免疫调节的功能解释该观点:__________。
答案 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的监控、防卫、清除功能降低,不能及时清除癌细胞,导致机体患癌
(5)登革热病毒是登革热的病原体,该病毒入侵人体后,人体主要的免疫反应如下图所示:
则给患者注射________(填“M抗体”“G抗体”或“两种抗体”)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请结合上图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
答案 G抗体 M抗体促进病毒在患者体内的复制增殖,从而加重病情;G抗体能中和病毒,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6)当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的一种)不能仅凭吞噬作用来消灭病菌时,会分解核膜以释放出自己的DNA NETS(DNA网)来阻止病菌感染。有人推测中性粒细胞可能是由于启动了细胞周期蛋白,分解自己的核膜释放DNA NETS,请你设计实验检验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仅写出实验思路及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实验思路:取等量的两组中性粒细胞,其中一组抑制中性粒细胞周期蛋白(实验组);另一组不做相应处理(对照组),然后均将其暴露于大量病菌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并对比释放DNA NETS的量 结论:相比对照组,若抑制组(实验组)DNA NETS的量降低或者几乎没有,则上述观点正确
(7)为探究药物B的作用,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将年龄、体重等均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先用同种流感病毒感染两组小鼠,然后一组注射药物B,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3天后测得的实验结果如图所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便扭转乾坤。
一个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腌三次。(阿.托尔斯泰)
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推测药物B在这段时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能较少提高抗体的数量(或可显著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较少提高体液免疫能力)
3.完成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
(1)若某人的血清白蛋白含量下降,则其组织液的总量可能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临床上补充血清白蛋白的方式是________(填“口服”或“注射”),不采用另一种方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增加 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生成量增加、回流减少 注射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会被分解(2)CO2总是从肝细胞扩散出来,进入毛细血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肝细胞呼吸作用产生CO2,使CO2浓度高于血浆
(3)血浆与组织液在成分上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
答案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4)因某种原因导致淋巴循环受阻,则可能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______。
答案 组织液不能正常回流,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便扭转乾坤。
一个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腌三次。(阿.托尔斯泰)
(5)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试管中滴1滴1%的盐酸溶液,乙试管中滴1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 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观察各试管颜色变化。①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试完善此方案:_________。②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
答案 ①缺少对照组 应再增设两个蒸馏水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 ②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加入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前后的pH也基本不变
4.完成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
(1)如图为人体内某种信号分子的作用示意图,刺激下丘脑,传入神经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释放信号分子A,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不能 信号分子A即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为研究细胞外Na+浓度对突触传递的影响,向细胞外液适度滴加含Na+的溶液,当神经冲动再次传来时,膜电位变化幅度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膜两侧Na+浓度差增加,透过膜的Na+数目增加
(3)离子的跨膜运输是神经兴奋传导与传递的基础。突触传递过程中,前、后膜内外离子的移动如下图所示。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便扭转乾坤。
一个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腌三次。(阿.托尔斯泰)
据图示分析引起突触前膜上Ca2+通道打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图中①~④表示兴奋引发的突触传递过程,则图中过程②表示_______。
答案 神经冲动引起的膜电位变化 进入到突触细胞内的钙离子会促进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4)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心率加快等特征,分析这些例子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者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5)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Na+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症状,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细胞外高浓度的Ca2+使Na+内流受到抑制,肌肉细胞兴奋性下降
(6)若借助下图(图中甲、乙电流表的两极均置于膜外,A~E为可供选择的刺激位点)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特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便扭转乾坤。
一个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腌三次。(阿.托尔斯泰)
答案 刺激图中的A或B,观察乙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D,观察甲的指针是否偏转
5.完成下列有关水平衡调节的叙述:
(1)排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其作用是_____。
答案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导致尿量减少
(2)请据所学知识推测,大多数糖尿病人在患病初期,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与正常人相比会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增加 糖尿病人的高血糖使细胞外液渗透压持续偏高
(3)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图中曲线________表示快速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曲线a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b 生理盐水的渗透压和血浆渗透压相等,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变化 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尿量增加
(4)血容量是指血细胞容量与血浆容量的总和,血容量增高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请你联系下丘脑的功能,分析过量摄入食盐导致血压升高的可能机理:______________。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便扭转乾坤。
一个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腌三次。(阿.托尔斯泰)
答案 过量摄入食盐,可能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水的重吸收增强,导致血容量增高,血压升高
6.完成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
(1)若某人的下丘脑被破坏,此人的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理由是_________。
答案 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
(2)糖尿病有两种类型,Ⅰ型为胰岛素分泌不足,Ⅱ型为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现有一只患糖尿病的小鼠,试用简单的方法判断该小鼠属于哪种类型的糖尿病(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及结果分析):________。
答案 实验思路:给实验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检测小鼠血糖变化。结果分析:若小鼠血糖水平基本不变或者偏高即为Ⅱ型;若小鼠血糖水平下降则为Ⅰ型(或抽取小鼠血样检测其体内胰岛素水平,若胰岛素含量少为Ⅰ型;含量偏高或者基本正常则为Ⅱ型)
(3)Ⅰ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多饮现象,请用文字和箭头说明出现这种多饮现象的具体调节过程: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这种调节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
答案:血糖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 神经
(4)剧烈运动过程中,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此时血糖的主要补充途径是____________。
答案 氧化分解 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5)饭后4小时,肝脏细胞中毛细血管静脉端的血糖含量较动脉端________,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便扭转乾坤。
一个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腌三次。(阿.托尔斯泰)
答案 高 饭后4小时血糖浓度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以及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成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使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高于动脉端
(6)支配胰岛细胞的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促进胰岛B细胞的分泌,却不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原因是______。
答案 胰岛A细胞上没有与该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
(7)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则选用小鼠做实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_____。
答案 将若干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在相同位置施加等体积(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7.完成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
(1)在寒冷条件下,越冬哺乳动物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总量逐渐增多。请推测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
答案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中的酶数量增多,促使产热增多
(2)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人会打寒战,请以反射弧的形式具体写出该调节过程: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答案 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
(3)人在寒冷环境中比在炎热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神经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便扭转乾坤。
一个人要真正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清水里洗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在盐水里腌三次。(阿.托尔斯泰)
(4)临床上采用低温麻醉是因为人体温下降(不低于28 ℃)时,脑对缺氧的耐受力增强,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体温较低时细胞生命活动慢,需要能量少,因而细胞呼吸耗氧少(或体温低时,细胞中呼吸酶活性低,有氧呼吸弱,耗氧少)
(5)发热严重者采用盖被子捂汗的做法对吗?试说明原因:________。
答案 不对,捂汗不利于散热,会导致体温升高
(6)寒冷环境中机体出现了打哆嗦、脸色苍白等现象,前者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出现后者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7)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常常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9~40 ℃并保持一段时间,其中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则病毒侵入后,一定程度的发热对人体抗病有积极作用,原因是_____。
答案 体温上升可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从而更有效地清除病毒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乾坤已定,我便扭转乾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