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观察目的:根据区角活动评价标准检核表,对幼儿的活动情况、操作材料及教师的指导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并且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观察方法,以提高观察的有效性,并在对研究对象行为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引发幼儿发生该行为的内在原因,正确评价幼儿行为,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并与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幼儿实施积极有效地教育,以促进幼儿获得最佳的发展。 三、观察对象:大班全体幼儿作为观察对象。 四、观察时间:在幼儿进行区角活动时进行观察记录
五、填答方式:观察时用“√”的形式表示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表现。 六、区角活动检核表如下:
大班区角活动检核表
观察时间 区角名称 观察项目 兴趣度 选择主题 对游戏材料 反应平淡 幼儿姓名 观察记录者 评价标准 能在游戏 对游戏材 材料的吸料感兴趣,引下参与乐意动手活动 操作 在教师的 按自己的 指导下选意愿选择择主题 主题 有时有一 定的目的性,但易更换 有一些简 单的生活经验 在指导下 能按要求摆放材料 有一定的 规则意识 有意识控 制自己的行动,但不能坚持到底 能联系一 定的生活经验,开展游戏 有意识地 布置环境 严格遵守 游戏规则 对操作材料兴趣浓厚,反复除揣摩、探索 互相商量确定游戏主题,并能讨论游戏新主题 能专心致志地完成或修正自己的目标,根据要求有始有终 生活经验丰富,游戏情节新颖、丰富 不会选择游 戏主题 目的性 没有明确的 目的性 生活经验 缺乏生活经 验 游戏材料 规则意识 不会摆放、收 拾游戏材料 规则意识淡 薄 独立自制玩 具,并交换使用游戏材料 能制定较复 杂的规则,游 情感体验 不能控制情 绪,情感外露 基本控制 自己的情绪 仅与个别 幼儿交往 有时有一 定的创造性 经常主动 与别人交流情感 有初步的 交往意识 经常创造 性地运用一定的方法表现不同的对象 能经常与 其他区域保持联系 角色交往 独自游戏,不 愿交往 缺乏创造性 创造性 戏开展得活泼而有秩序 有积极的情 绪体验,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善于交往,并 自己解决同伴间的纠纷 能独立自主、 积极、有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游戏 能主动与多 个区域的同伴商量分工、交往,并友好合作 主动与同伴 协商分工,树立轮流意识,体验到合作与分享的喜悦 有独立见解, 正确对己、对人,正确而客观地评价 只在单个区 域内玩,缺乏区域间的联系 角色意识 与其他区 域偶有联系 合作与分享 不愿与他人 合作、分享 偶与别人 合作、分享 评价时人 云亦云,不能客观评价 教师对所观察的幼儿予以总体评 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教育 策略(文字表述) 说明:
一、区角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是在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活动中获得学习、发展的;而每一个幼儿又是独特的个体,在活动中也表现出各种各异的行为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反复地观察,多次记录,以期获得最有价值的观察结果。 二、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接触事物的操作活动是幼儿积极学习的基本方式。操作是幼儿获得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应为幼儿准备丰富,为他们的操作和交往做好准备,并根据活动和幼儿的发展需要,投放或及时调整相应的操作材料。
三、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时,我们应找准问题的“着眼点”,切忌笼统地泛泛而谈,而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思考,正确评价,及时反思。
游戏评价 不参与游戏 的评价 经常与同 伴合作游戏,掌握合作与分享的基本技能 较为客观 地进行评价 四、我们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时,应围绕观察目标,科学观察幼儿,考虑其行为产生的背景,有针对性的地、有效地进行深入分析,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观察者、思考者、评价者、教育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